陶海,男,1980年9月生,生前是铜陵有色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小队队长。2020年6月30日下午,陶海带队赴铜陵金泉铅锌矿井救援。由于斜井内没有照明设备,坡度近乎垂直,且台阶湿滑。背着几十公斤仪器装备的陶海,在搜救过程中跌倒,防护面罩摔落,受毒气侵袭,英勇牺牲。2021年4月份,陶海当选“安徽好人”。
陶海生前照
2021年6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“七一勋章”授奖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。总书记指出: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都来自人民、植根人民,是立足本职、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。
平凡与英雄两个词连在一起,会碰撞出怎样的人间大爱?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典型,党员陶海用行动告诉我们:临危不惧,逆行向黑暗,用生命照亮黑暗。这样的“平凡”,当可称之为英雄。
2020年6月30日,正在值班的陶海去食堂打晚饭,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,就接到了出警通知:市金泉铅锌矿井下两人被困,需立即救援!险情就是命令,他火速带队赶往事故现场,了解基本情况后,带头下井。斜井内没有任何照明设备,坡度近乎垂直,且台阶湿滑。陶海背着几十公斤的仪器装备,在搜救过程中突然跌倒,防护面罩摔落。一缕缕毒气侵入身体,他再也没能醒过来,生命定格在40岁。
陶海(右一)万米负重耐力训练行走途中
陶海(右三)在铜陵化工集团新桥矿冒顶事故救援现场
铜陵有色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组建合影
陶海,生前是铜陵有色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小队队长。自2018年救援队成立以来,共计参与矿山救援任务7次,营救矿工10人。
其实,他“害怕”出警,身为地道的“矿三代”,爷爷、父亲都曾是铜陵有色公司的矿工,自己也曾在冬瓜山铜矿井下工作——他深知“出警”就意味着有事故发生,这直接关系到工友的生命。可他又时刻准备着出警,家中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,经常学习一些矿山典型安全事故案例。当救援队去矿山考察井下环境时,他会做好学习笔记,分析救援路径——他曾在微信里跟哥哥袒露,自己的理想就是帮助更多矿山建立起更加严密的安全防控体系,减少矿难伤亡。别看陶海在救援队里年龄最大,但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理论测试,都长年稳居第一。2018年9月,在庐江举行的安徽省第三届非煤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,他作为基地指挥员,带领小队一举夺得模拟救灾项目第一名。
他确实“害怕”出警,可每次出警都冲在最前面。2019年8月25日,铜化集团新桥矿发生顶板冒落事故。事故现场为残矿回采采场,顶板破碎、围岩松散,他第一个进入现场侦查灾区情况,历经近3个小时,终于完成救援任务。事后,他跟同事谈起,当时手臂已经撑到麻木,但撑不住也要撑。同年12月10日下午,滨江大道物流园附近发生荒地火灾,他再次率先冲入火场,数小时不间断施救,胶靴被烈火烧穿,双腿被高温烫伤……
如今,他走了,化成了一盏矿灯,驱散那些“黑暗与害怕”,留下的是火热的身影和不朽的精神。
陶海(左五)在进行医疗急救包扎演练
在哥哥陶洪眼里,弟弟十分孝顺。周末一有时间,陶海都会去看望父母,每次去都要拎上两条鱼或者肉类,在低矮的灶台边弯着腰、炒着菜。换季的时候,他总不忘给双亲添置衣裳。还与哥哥约定,每年都要带父母出去旅行。
陶海每次看望父母都会为他们炒菜
陶海与家人的合影
在妻子王清眼里,陶海是个好丈夫。一个人时,她总会看着陶海的照片发呆,回想起当天中午,一家人吃完饭,自己在刷碗,陶海赶着去上班,临走前一再叮嘱,“歇会儿,不要拖地了,等我明天下班回来打扫。”谁能想到,这一次,他失约了,此一别,即是永别。
队长黄国智在朋友圈里写下一首现代诗,祭奠一起奋战过的英雄队友陶海,为逝去的好人默哀,向义无反顾的大爱致敬!
别了,兄弟
别了,兄弟
在黑色无边的暗夜里
在寂静寒冷的井巷里
没有仪式,更无掌声
你独自,重新扛起了行装
阔步新的征途
别了,兄弟
昨夜的残酒和烟缸里的余温
在杯壁上,无声地流淌泪水
在这暴雨连连的季节里
眼泪是多余的
用空盅斟满你的热情和憨笑
明天
你的率真升起
在清晨的山岗
别了,兄弟
我的诗行,载不动蚱蜢舟
载不动涛涛洪水的遗憾和惋惜
鸣蝉叫醒了夏的烦躁和雷电
海燕般的你
依旧翱翔在我的心空